中學修身教科書

中學修身教科書網路狂銷

中學修身教科書網友評鑑4顆星

真的很實用 一定要讓你知道

博客來親子教養-生活教養分類優質推薦

  • 定價:250

  • 中學修身教科書

    想看更多有關[中學修身教科書]的閱讀心得嗎?
   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

    內容簡介

      「修身」到底要怎麼修?單單努力地追求最高深的學問算是嗎?還是只要有良好的應對進退,就算是呢?

      國中小社會課本提到,家庭有生育、養育和教育等功能,唯有發揮各項功能才能有良好的品格發展;那麼家中每一個角色的本分是什麼?各個角色要如何行才能將家庭的功能發揮完善?

      五四運動核心、北大校長蔡元培對倫理學所做出的又一重大貢獻。

      道德可分積極和消極二者,二者與人格發展密切相關。蔡元培陳述,人格發展非消極道德之涵養不能長成;而非經積極道德之擴張,不能繁盛。所以修德,必須自消極之道德開始,且又必以積極道德濟之。此二者譬猶車之有兩輪,鳥之有兩翼,是不可偏廢的。可見何其重要,然此二者道德為何?

      本書分為上、下二篇,上篇以實踐為主,下篇以理論為重。上篇從修己、家族、社會、國家、職業等方面闡述修身之法,娓娓道來,淺顯易懂且可行;而下篇自良心、理想、本務、道德等方面來細說,闡明其因果關係之理,明瞭深刻。不僅有古聖賢道德原理,更旁及東西倫理學大家之說,仔細斟酌,以求適合今日之社會。

    本書特色

      《中學修身教科書》是蔡元培在留學德國期間編著完成的,例言說明該書的編寫原則和宗旨:本書悉本我國古聖賢道德之原理,旁及東西倫理學大家之說,斟酌取捨,以求適合於今日之社會。因此教科書上篇包括修己、家族、社會、國家和職業五章,下篇則有良心論、理想論、本務論和德論四章。但是令人注意的是,蔡元培的道德教育拋開了傳統的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的教育理念,加入了「社會」這個現代性元素,這正是傳統時代道德教育所缺乏的,也是中國走向近代、進行國民教育所必須具備的意識。

    作者簡介

    蔡元培

      清同治六年(西元一八六八年)生於浙江,字鶴卿,為民國初年的教育家、政治家與革命家。

      從小飽讀經書,光緒十八年進士,歷任翰林院編修、紹興中西學堂監督。民國成立後,擔任北京大學校長、中華民國教育總長、司法部部長、北京圖書館館館長,於上海創立國立音樂院,籌備成立中央研究院,並擔任第一任院長。

      其投注畢生精力於文化教育事業,主張讀書不該為官,而是為了研究與求學問而讀書。兩度遊歷歐洲,帶回西方的科學與思想,於清末提倡西學;民國以後,則大力鼓吹新文化運動,推行白話文。同時也鼓勵平民就學,於北大校長任內改革學校體制、設立研究機構、提倡男女平等,女子也可一同接受大學教育,在他的努力下,北大成為五四運動的中心,亦是學術研究的重鎮。

      重要著作有《中國人的修養》、《哲學大綱》、《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》等書,並譯有多本重要的哲學、教育書籍。本書為其最知名的著作。


    ...繼續閱讀

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
      parenting13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